2025年5月24日下午的吉祥大戏院,看过北京京剧院不满25岁的刘孟千一主演的马派名剧《胭脂宝褶》后,不由感叹——后生可畏!
千一天资聪颖,勤奋刻苦。5岁即开始学戏,后顺利考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、中国戏曲学院。印象中,千一十多岁即凭《借东风》唱段荣登央视舞台且获金奖。
天赋超群、敏而好学、勤奋自律、谦逊沉稳;这些词语用在千一身上,再合适不过了。千一曾被老师昵称“戏痴”。千一毕业后考入北京京剧院,来过刘秉义、东皋公、程敬思等二路,主演过《遇龙酒馆》《三娘教子》等折子戏,又成功饰演了《龙凤呈祥》中的乔玄。可说一步一个脚印,步步踏实稳健。此次,首度领衔主演整出大戏,极为边式漂亮,可喜可贺。
《胭脂宝褶》主要包括《遇龙酒馆》和《失印救火》两折,马连良先生前饰朱棣,后饰白怀。此次千一依然“一赶二”,两个角色,前为皇帝,后为县吏,反差极大,千一拿捏得相当到位,成功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的艺术形象。
马派艺术的重要特征是潇洒飘逸,全面、巧俏、唯美。千一凭借扎实的基本功,发挥自身优长,在唱念做各方面,均有上佳表现。千一扮相俊美,表演严谨。与祖师爷马连良先生音质相似,是千一得天独厚的天赋,有些字音,几乎可以乱真。天赋加勤奋,其结果可想而知。
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;同理,一百个演员就有一百个朱棣、一百个白怀。这在唱腔上体现得尤为明显。说起脍炙人口的二黄三眼“老王爷登大宝一统天下” 、四平调“适才间离却了皇宫内院”等,马派演员及“马迷”们人人耳熟能详,都能哼唱,但要唱得好、唱出马派神韵来,则太难了。千一的演唱非常讲究,极为细腻,不但恰如其分地体现出马派唱腔潇洒飘逸、爽朗舒展的特点,而且其细微之处、或曰细枝末梢,特别是几处落腔、尾音,跌宕起伏,俏丽婉约,尤为悦耳动听。后半部的西皮散板“昔日曹操下江东”、西皮原板“我的儿真名叫白简”等,字斟句酌、无懈可击,每个字、每个腔都经得住推敲,字头、字腹、字尾毫不含糊。
“念”在马派艺术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。该剧中虽然没有《四进士》《清官册》《淮河营》等超大段著名念白,但一二百字的念白多处,均字字珠玑、朗朗上口。白怀出场“身为公衙捕快,不图民间资财”,约二百字的自报家门,字音清晰响堂,极具音律美,确是无伴奏的演唱,进一步验证了马派的鲜明特点“说像唱、唱似说”。
说到做,《失印救火》的做工身段极为繁难。比如,白怀向白简说明如何让印信失而复得后,随着白简一声“送爹爹”,锣鼓“蹦登仓”“丝边”“蹦登仓”,白怀回身,往左甩髯,左手一摇。右手扔起扇子,左手接住。再往右甩髯,右掌胸前一按。躬右腿亮相。旋即上场门下。整套动作一气呵成、干脆利落,不由一个满堂彩。
千一的表演展现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老练沉稳,相当自然松弛。他的表演绝不是为表演而表演,而是出于人物、出于其心境而设。因此,整部戏自然而然,毫无违和之感。
此次千一的表现可谓光彩夺目、熠熠生辉,这当然来自于自身努力,同时赖于北京京剧院的 “一棵菜”精神,及以老带新、名家捧新秀的光荣传统。饰演金祥瑞的梅庆羊堪称当今最著名丑角之一,其表演不事雕琢、浑然天成、已臻化境。看他表演,会让观众不由自主地忘情,忘了他是演员,只觉得眼前就是活生生的明代县官金祥瑞。已经小有名气的刘烁宇饰演一个演员表上都没标的韩翠娥。著名鼓师刘洋甘为如此年轻的演员执棒。其他演职员均恪尽职守、直工直令,使得整场演出美轮美奂、异彩纷呈。
名师出高徒。此次演出,千一戏校时的老师、同时也是该剧的指导老师、马派名家、戏曲教育家高彤亲自把场。高彤老师德高望重、德艺双馨、有口皆碑。自千一入校即为其授艺,循循善诱、诲人不倦。谢幕时,千一请老师与观众见面,受到热烈欢迎。
千一的成功,令人欣喜,让人激动。由衷祝贺千一,热切期盼千一取得新的、更大的成功。
正是:不足二十五,闪亮耀氍毹;领衔饰双角,一炮响京都。
(作者为原河北医科大学报副编审)
2025年5月28日